【短片】【有聲專欄】一周圈點:香港「政治犯」激增? 黎智英「御用大狀」又賣恐懼 – 有聲專欄 – 港人講地
【短片】【有聲專欄】一周圈點:香港「政治犯」激增? 黎智英「御用大狀」又賣恐懼
//加拉赫亂噏話香港有好多「政治犯」,無非都係想轉移視線!//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違《港區國安法》的案件,過去一周繼續由從犯證人陳梓華作供,接受控辯雙方的盤問。另一邊廂,黎智英所謂的「國際律師團隊」就繼續販賣「打壓」恐懼嚇唬國際,試圖積累國際政治壓力。帶領這個所謂「國際律師團隊」的加拉赫(Caoilfhionn Gallagher)日前出席英國倫敦一場研討會,語出驚人指香港「政治犯」有「7000%增長」,從2019年的26人,增至今年的1841人,批評香港與白俄羅斯和緬甸是同等級別。她又稱,從事工作和行使自己的權利和自由,例如記者、工會成員、書商和政客,也會「被打上犯罪分子的烙印」云云。數據來源境外反華組織?加拉赫在會上並無列出數據的來源,經翻查資料,估計這一數據很大機會是來自「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今年公布的一份所謂「報告」。「HKDC」這個境外反華組織,設在美國華盛頓,目前由國安通緝犯郭鳳儀擔任執行總監。說到這裡,這一組織發表的所謂「報告」的可信性有多大?相信不用贅述,大家都心知肚明,就連加拉赫發言時也不敢貿然「開名」引用,便可知一二。不過,必須重申的是,加拉赫口中「政治犯」,根本只是涉及不同罪行的罪犯,他們之所以被定罪,從頭到尾均與其政治理念或政治立場毫無關係。難道所謂「政治人物」犯了法就永遠不能起訴,會有「免死金牌」嗎?不要誣衊香港司法制度就以與加拉赫出席同一研討會、在會上分享在囚經歷「賣慘」的鍾翰林為例,他是在2021年11月承認觸犯《港區國安法》中一項分裂國家罪,以及一項「洗黑錢」罪,於區域法院被判監禁共43個月。一方面,鍾翰林是自己親口向法庭認罪,另一方面,鍾翰林充其量只是破壞國家安全的罪犯和商業犯罪,絕不是所謂「政治犯」。況且,其他參加反修例暴動的被捕者,當中有人涉及「打砸燒」,這又算什麼「政治犯」?說到底,黎智英所謂的「國際律師團隊」在國際上誣衊本港愈來愈多「政治犯」,無非都是為了打擊本港司法的獨立性和公正性,試圖美化黎智英罪行的手段而已。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鄉郊代表選舉修訂條例草案刊憲
《2022年鄉郊代表選舉(修訂)條例草案》今日刊憲,建議加入宣誓規定等安排,以完善明年初舉行的下屆鄉郊一般選舉安排。 法案要求鄉郊代表當選人在擔任職位前簽署書面誓言,宣誓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區,並訂明拒絕或忽略作出誓言或違反誓言的後果。 法案也就查閱取消登記名單和選舉廣告之釋義作出技術性修訂,以便與其他公共選舉的安排保持一致。 立法會本月18日就法案進行首讀和二讀。政府會全力配合立法會的審議工作,爭取盡快通過法案。
特首:須堅持經完善的選舉制度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經完善的選舉制度當然要堅持下去。她又指,香港仍可循序漸進、按照實際情況實施行政長官普選的目標。 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向傳媒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香港新選舉制度的談話一語中的。 她指,香港回歸後經歷的很多挑戰或多或少因為以往選舉制度未臻完善、未能確保「愛國者治港」,令一些不愛國或勾結外部勢力人士可通過選舉進入政治體制,造成破壞,甚至有曾宣誓效忠香港特區、擁護《基本法》的議員請求外國政府制裁香港,令700萬市民受影響。 林鄭月娥強調,須堅持經完善的選舉制度,而《基本法》第45條仍然存在,只要滿足相關要求,香港仍可循序漸進、按實際情況實施行政長官普選。
習近平會見新任特首與官員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早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分別為行政長官李家超和主要官員監誓。他在典禮後會見李家超,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機構負責人。 習近平先後會見李家超、新一屆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全體常任秘書長、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葉劉淑儀等,並與眾人合照。 中午,習近平與夫人彭麗媛結束香港行程,李家超伉儷、前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等到高鐵西九龍站送行。
李家超:共建充滿發展機遇的香港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他肩負中央和香港市民賦予的歷史使命,對此感到無比光榮。他將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立的特區憲制秩序,以及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李家超又指,未來五年是香港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政府會務實有為,迎難而上,提升管治效能,施政以民為本。此外,政府將全面提升香港的競爭力,發展經濟,並為社會奠定安穩基石,以應對國家安全等風險。他會帶領團隊全力以赴,共建關愛共融且充滿發展機遇、希望和活力的香港。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7月1日出席香港特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的演辭: 尊敬的習主席、各位嘉賓、各位香港市民: 今天,我以謙卑的心情,在國家主席的監誓下,就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我衷心感謝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市民對我的信任,我將帶領團隊,全力以赴,共建一個關愛共融,充滿發展機遇、希望和活力的香港。 25年前,踏入7月1日零時零分,在我們現在身處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奏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冉冉升起,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一國兩制」這個創新的偉大構想正式啟航。 「一國兩制」是香港社會的最佳制度保障,是維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重要基石,更是給予特區獨特優勢的成功國策。四分之一世紀以來,香港在多方面都取得驕人成就,不僅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第五最具競爭力城市,我們更是全球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擁有第一大的航空貨運量,以及五間世界百強大學。香港的成就不勝枚舉。 當然,香港其間也經歷不同的挑戰,包括環球金融危機、2014年的違法「佔中」、2016年旺角暴動、2019年社會暴亂及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危害國家安全,以及新冠疫情等。憑藉中央強大後盾的全力支持、「一國兩制」的生命力和優越性,以及香港市民自強不息、勤奮努力,每次香港都能克服挑戰,重新出發,再上新台階。 這充分反映香港的兩大優勢:一是「一國兩制」給予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獨特優勢,既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特區,也是聯通世界的國際城市和最有效連結國家和世界的通道;二是香港的自身優勢、香港人的韌力和意志、社會各界的共同力量。 今天,我肩負起中央及香港市民賦予的歷史使命,我感到無比光榮,亦深知責任重大。我將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區憲制秩序,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法治是香港賴以成功的基石和核心價值。香港回歸以後,《基本法》保障香港市民的權利和自由,保障司法獨立和終審權。香港的法治水平在世界排名第19位,先於不少歐美國家。我們的高度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正正代表一座國際城市成功的要素。 《香港國安法》的頒布實施,讓香港由亂到治,完善選舉制度,讓香港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新選舉制度符合「一國兩制」方針,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符合香港發展需要,我們要珍惜和長期堅持,發揮好這個制度的價值,達致良政善治。 面前五年,是香港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特區政府會務實有為,迎難而上,以結果為目標,解決社會問題。管治團隊會重視團隊文化,優勢互補,以改革精神,自我挑戰及創新,提升管治效能,為市民解困。領導官員會在問題萌芽時主動介入,積極指揮。政府施政要關心民心所盼。哪怕每天只解決一個問題,但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持之以恆,必有所成。 特區政府會全面提升香港的競爭力,發展經濟。我們會鞏固和提升國家十四五規劃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等固有優勢產業,更會全力發展新興產業。政府會凝聚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新中心,發揮和結合香港和內地的自身優勢和不同地方的優勢,讓香港的基礎科研成績結合到內地,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鏈、人才和市場力量等,把創科及各領域做大做強,發展高端競爭力,提升創科力量。 另外,剛開幕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現中國國寶和歷史文化,必將吸引世界各地人士來港,有利於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加上展現現代與當代視覺文化的M+博物館,以及一系列香港文化藝術展覽和表演共冶一爐,香港將被建成為一個中外藝術文化之都,提升香港的國際定位。「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都給予香港無限機遇、無限的發展空間。 發展是解決社會問題、改善民生的金鑰匙。政府施政會以民為本。我們會正視房屋土地問題,成立行動和統籌工作組,全面提速、提量、提效,增加多元土地房屋供應。我們會以科學精準管控新冠疫情,強化醫療系統應變能力,加強安老護幼。青年是我們的未來,政府會制訂青年政策和發展藍圖,增加青年上流空間,並鼓勵他們擁抱粵港澳大灣區機遇,實現夢想。我們會優化教育,培育有家國情懷,具世界觀、大局觀的新一代。 在發展的同時,政府會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我們會奠定安穩基石,確保有充分的防範和保障能力,應對包括國家安全、金融安全、食物衞生安全、物資供應安全等風險。政府會全面用好話語權,派員及代表團到海外,說好香港故事,讓香港的成功和事實宣揚到海外。 我的競選口號是「同為香港開新篇」,「同」字是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反映我對團隊的重視,有兩重意義,一是我和團隊團結一致,同心同向,達致一加一比二大的協同效應;二是團結特區政府和社會大眾,凝聚政府、社會和個人的力量,共同努力,和衷共濟,其利斷金。 各位市民,今天,我們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對於過往的成績,我們絕不自負驕傲;對於未來的挑戰,我們必定迎難而上。就讓我們團結一致,傳承不屈不撓的香港傳奇,同為香港開新篇,建設更美好的香港,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作出貢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謝謝大家!
習近平:一國兩制必須長期堅持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為行政長官李家超和主要官員監誓,並發表重要講話。他表示,「一國兩制」是好制度,沒有理由改變,又指未來五年是香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的關鍵期,他對特區政府提出四點希望。 習近平早上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他在講話中提到,香港回歸25年以來,在國家全力支持、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國兩制」實踐在香港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 他形容「一國兩制」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其根本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中央政府所做的一切皆為國家好、為香港和澳門好,以及為港澳同胞好。 習近平強調,「一國兩制」經過實踐反覆檢驗,符合國家、民族以至港澳的根本利益,既獲得逾14億祖國人民鼎力支持、港澳居民一致擁護,也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贊同。這套好制度須長期堅持,沒有任何理由改變。 要確保「一國兩制」朝着正確方向行穩致遠,首先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他指出,「一國兩制」方針是完整體系,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在這個前提下,港澳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並享有高度自治權,而中國的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特區所有居民應自覺尊重和維護國家的根本制度。「一國」原則越堅固,「兩制」優勢越彰顯。 第二是必須堅持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區高度自治權相統一。習近平表示,中央政府對特區擁有全面管治權,此乃特區高度自治權的源頭,中央也充分尊重和堅定維護特區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權。 第三是必須落實「愛國者治港」,香港特區管治權須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此為保證香港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不能動搖,沒有國家或地區的人民允許不愛國甚至賣國、叛國的勢力和人物掌握政權。 第四是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顯著優勢,中央支持香港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鞏固其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地位,維護自由開放的營商環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國際聯繫。 習近平表示,未來五年,香港面對的機遇和挑戰並存,但機遇大於挑戰,中央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人士均對新一屆特區政府寄予厚望。他向特區政府提出四點希望,分別是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以及共同維護和諧穩定。 其中,習近平指出,香港經歷風雨,既不能亂也亂不起,不能再耽擱發展,因此要排除一切干擾,讓社會聚精會神謀求發展。同時,社會要特別關愛青年,引領他們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 習近平表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推進「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實踐。他相信,憑藉祖國的堅定支持、「一國兩制」方針的堅實保障,香港在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上,定能創造更大輝煌,與祖國人民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榮光。
特區第六屆政府宣誓就職
香港特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今日在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和主要官員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監誓下宣誓就任。 李家超宣誓就任後,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率領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三名副司長、15名局長和其他主要官員宣誓就職。 行政會議成員其後宣誓就任,由李家超監誓。 習近平夫人彭麗媛、全國政協副主席兼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駱惠寧、立法會議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政經界代表、社會賢達、香港中資企業高層人員、駐港使節等約1,300名嘉賓出席典禮。 同日,李家超委任四名副局長和兩名政治助理,分別為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政治助理葉俊廉、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政治助理張進樂。
愛國者治港徹底改善行政立法關係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立法會答問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要徹底改善行政立法關係,必須確保「愛國者治港」。由愛國者組成的立法會有助提升特區施政效能,也令官員更有志氣和底氣,創新思維,不會因建議被政治內耗拖垮而卻步。 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長官答問會時表示,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香港正站在回到「一國兩制」初心和正確軌道的新起點上,任何人都對香港的未來充滿期待。 她表示,一場修例風波說明良好的行政立法關係必須建基於「一國」原則,正確掌握中央和特區的關係。若有鼓吹「港獨」或危害國家安全、主權、發展利益的人通過選舉進入特區政治體制,利用議會這個平台破壞中央和特區的關係,甚至勾結外國勢力,衝擊「一國」底線,輕則拖垮特區管治,重則企圖顛覆特區政權,危害國家安全。 修例風波之後,中央果斷出手,特區全面配合落實《香港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為香港開啟良政善治新篇章。有了「一國」原則的共識,要處理好行政立法關係,真正做到議而有決、決而有行,確保政府依法施政、順暢、高效,問題不大。 林鄭月娥指出,事實表明,若非已確保「愛國者治港」,當局無法落實特區政府架構重組,也沒基礎討論港深兩地全方位合作,包括在新皇崗口岸實施「一地兩檢」、在「一河兩岸」打造「一國兩制」下的創科合作區「一區兩園」。 此外,若非「愛國者治港」,政府沒有底氣重新提出《版權(修訂)條例草案》,也不會提出打破地域限制、有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 她表示,過去五年的發展,最令人振奮、也最令她感到安慰的是創新科技和文化藝術發展。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7月2日對外開放,公眾熱切期待。特區政府與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剛敲定於本月22日聯合主辦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館儀式。 總結任內經歷,林鄭月娥形容過去五年是回歸以來最嚴峻的局面,挑戰前所未有,風高浪急,但驅動她勇往直前、無畏無懼的,是一份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時代的責任感。 她說,儘管社會對她的工作評價不一,立法會議員也認為她領導的特區政府有改善空間,但她可大膽說一句,她已交出一張無愧於己的成績表,為42年公務生涯畫上完整句號。
議會高效運作審議法案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表示,政府至今已向本屆立法會提交十項條例草案,在議會高效運作下,三項法案已獲通過,現屆政府會致力在任期結束前提交另外約十項關乎民生和促進經濟發展的法案。 曾國衞在立法會會議回答議員梁美芬的提問時說,本屆立法會任期1月1日開始,連同今天首讀及二讀的兩項條例草案,政府合共向立法會提交十項法案,其中包括為加強支援受疫情影響的市民和企業而推出的立法建議。 現屆政府會致力在6月30日任期結束前提交另外約十項改善民生和促進經濟發展的條例草案,包括《院舍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版權(修訂)條例草案》等在2021年施政報告提及的立法建議。他指,這些建議是相關政策局與業界持份者和立法會議員長時間討論和諮詢的成果。 他表示,樂見現屆立法會切實履行和貫徹《基本法》賦予立法機關的憲制職能,讓香港實現由亂及治、由治及興,並令「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相信立法會定能繼續認真、詳細和高效完成審議並盡早通過上述條例草案,積極為香港解決社會、經濟、民生等問題。
反對外國勢力影響特首選舉順利進行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堅決反對一間美國社交媒體公司近日以遵守美國「制裁」法律為由,關閉特區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為競選而設的社交平台帳戶。 對於外國勢力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干預香港事務的行為,包括通過破壞言論自由、資訊傳播自由和網絡公平公正秩序,影響特區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的順利舉行,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一致強烈反對,並深表憤慨。 特區政府指,美國所謂的「制裁」顯然以人權、民主和自治為藉口,直接干涉中國內政。特區的政治體制屬中央事權,國際社會應正視這事實,並停止任何干預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 中央完善特區選舉制度,為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提供了堅實保障。特區政府會一如既往,全力確保香港特區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於5月8日在公平、公正和公開原則下順利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