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s Humanitarian Aid To Hongkongers Faces New Questions Amid Geopolitical Uncertainties
July 1, 2021 is the 2nd anniversary of the occupation of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in Hong Kong's Anti-Extradition Bill movement, and the 1st anniversary...
倪匡小說《追龍》預言成真之時(圖) 香港 | 政治 | 爭鳴 |黃世澤
香港街頭(圖片來源:Alexi Rosenfeld/Getty Images)
看中國網站 禁止建立鏡像網站 。
【看中國2024年4月8日訊】深明共產黨的罪惡的已故科幻小說作家倪匡,他在一九八三年發表的小說《追龍》尾段講過,要毀滅一個大城市,不一定是天災,也可以是人禍。人禍不一定是戰爭,幾個人的幾句話,幾個人的愚昧行動,可以令一個大城市徹底死亡。而他在香港電台電視部節目《鏗鏘說》接受石永泰資深大律師訪問時,他斬釘截鐵指這個城市就是香港,亦表明他根本不相信一國兩制。劉慈欣寫的《三體》類似的邪惡外星文明存不存在,這可能要時間去驗證,但由香港經濟去到崩潰程度的情況來看,在龍年看到《追龍》尾段的預言成真,似乎已是不爭的事實。
看中國網站 禁止建立鏡像網站 。
用一件簡單的事就可以看到香港已經因幾個人的愚昧行動,步向經濟崩潰,香港最基礎的產業是運輸航運,金融業未必會養活香港的基層人口,但航運物流相關行業,卻是不少基層民眾的飯碗所在。但美國有報告指,各地航運公司紛紛將香港剔除出主要航運港口,而航運業與金融業一樣,其實對制度和政治氣候轉變十分之敏感。畢竟,香港相若地理位置的港口有不少,過往香港能蓬勃發展,因為英國人宣布香港為自由港,以及英國在航運商業上的法律清清楚楚,不會因政治或其他奇怪原因影響商業爭拗的解決,當香港廿三條、《國安法》等表明,香港已經與其他中國城市差不多時,香港港口變得毫無價值也很正常。香港值錢的地方在於法治這些軟體,但習近平的愚昧,由國安法通過至今不消四年,已經將香港毀滅到不似人形,而且整個毀滅過程還未完結,有更多公司倒閉,民眾失業在後頭。
要求香港人不講政治,以為香港人不講政治就可以搵錢,不知何時有這種催眠,但這種催眠講法,證明本身愚昧至極。香港的價值若不在港口設施等硬體,而在與西方關係,採取英式法治等優點,抵禦共產黨的橫蠻無理本性,全民關心政治,要求建立一個完整民主制度根本是必要,因為這是香港生存的所需,但香港有部分所謂商界領袖以及所謂社會賢達,要求香港人不理政治,在捍衛民權與民主上與中共妥協,甚至在海外協助中共行事,現在大家都看到了結果。那就是連香港那些商界領袖都得不到西方信任,想走資恐怕大有難度,由英國政府對Vodafone與和黃英國行動電話業務上合併有諸多保留,到波蘭政府打算檢討和黃在格但斯克港口的營運權利,因為和黃與中共關係太密切都可見一斑。
香港商界以為與中共妥協可以賺到大錢,一旦香港有事就走資揚長而去,但現實卻是,你想走,西方社會都不見得會歡迎你。香港商界要為搞爛香港負上責任,亦不可能他們不用為此付任何代價。
科幻小說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情節中對未來以至太空的想像,但很多時,科幻小說本質更涉及政治,因為要建構一個虛擬的世界,反而科幻小說本質往往是政治小說,由最近改編成電影的美國小說《沙丘》,日本的《銀河英雄傳說》,到中國的《三體》莫不如此,倪匡化身衛斯理寫成的小說更加是對香港的預言,畢竟倪匡除了寫小說,亦曾以筆名沙翁在《明報》發表不少批評共產黨極不留情的文章。而獨裁社會可怕在於,個別人士的愚昧行動,不動聲色毀掉一個城市。實際上,香港被毀滅表面理由的氣數,實際上,當香港交給不講道理中共的一刻,城市就注定毀滅,因為中共的體制本身就是計時炸彈,那個愚昧傢伙是習近平還是毛近平,根本沒有什麼關係,獨裁體制就是如此可怕,那是愚昧的人毀城滅國的行動,不會有人可以在制度上阻止得到,香港人一如《追龍》書中的角色同等的無奈。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邀亞開行成員來港出席工作坊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將會舉行工作坊,邀請亞洲開發銀行成員來港出席,與他們分享發展數字經濟和金融創新的經驗和知識,順道為本港工商界和專業服務界別創造更多商機。 陳茂波結束格魯吉亞之行,今日返抵香港。他在機場會見傳媒時說,這次出訪旨在出席亞開行理事會年會。會議主題圍繞如何協助最有需要的成員應對氣候變化和發展數字經濟。 他在會上分享香港的經驗和做法,這些對亞開行成員來說挺新鮮的,尤其是金融創新,包括如何開拓更多資金、擴闊投資者基礎、把風險轉移至股票市場等。有見及此,政府稍後會在香港安排相關工作坊,邀請亞開行成員出席。 陳茂波說,開會期間,他與格魯吉亞財長和亞開行行長進行雙邊會議。格魯吉亞已與香港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近年也大力推動商貿投資。雙方商討後,認為相當有機會讓香港工商專業界在當地發展。 他續說,政府官員走出去的主要目的是廣交朋友,吸引不同人才和資金來港,豐富本港資金池,也讓世界其他地方更好掌握香港由治及興新階段的發展優勢。
市場對首季經濟預估增長反應正面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今年首季經濟預估增長2.7%,市場反應正面。政府正檢視全年經濟增長預測,本月中會公布。 陳茂波由格魯吉亞第比利斯返港,今日在香港國際機場會見傳媒時說,特區政府近月來大力推動盛事經濟,以期吸引更多旅客訪港,透過他們在本地消費拉動零售、餐飲業的生意,也讓他們看到香港實際情況。五一黃金周首四日約79萬人次旅客入境,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 樓市方面,陳茂波表示,政府2月底在財政預算案公布撤銷所有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即俗稱「辣招」,其後交投量有所上升,樓價則每區略有不同,但大致上較平穩。他指,市場活躍起來,樓價平穩,信心也穩定下來。
人才峰會及博覽料逾七千人次參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首屆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成功舉辦,參與的人才來自世界各地,預計一連兩日的高峰會連同機遇匯人才博覽展將有超過7,000人次參與。 孫玉菡今日會見傳媒時表示,高峰會吸引各類型人才,約有1,200人現場參與。他指,到場的人才較多來自內地,主要由於交通較為便利,另有約2,500名世界各地人才在線上參與高峰會。 當局邀請超過20名世界各地包括內地的商界、政界、學界等精英、翹楚和專家學者,為高峰會作不同類型演講,而機遇匯人才博覽展則有近百間機構參展,為來港人才展示各類型支援,並提供所需資訊,從就業、居住、教育等一系列範疇,協助人才融入香港。 孫玉菡續指,當局未來會再加強宣傳力度,致力吸引更多海外人才來港,並到訪多個重點地區,包括面向東南亞,吸引周邊地區人才,也會到訪歐洲,做大做強香港作為人才高地的角色。
許正宇紐約分享鞏固金融中心策略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昨日在美國紐約會晤多名金融界代表,並出席午餐會和圓桌討論,分享香港就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願景和策略,以及香港金融科技發展的情況。 許正宇早上會晤彭博有限合夥企業及彭博慈善基金會創始人布隆伯格,與對方探討將香港打造為全球慈善中心的政策措施,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相關挑戰的金融方案。 許正宇其後在香港駐紐約經濟貿易辦事處與亞洲協會合辦的午餐會上致辭,從穩定和韌性、風險緩衝、地利優勢三方面分享香港就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及發揮聯繫亞洲的門戶角色上的願景和策略。 他强調,「一國兩制」是香港穩定的基石。儘管新冠疫情為經濟帶來衝擊,香港仍是亞洲區內最大對沖基金中心和第二大私募基金中心,僅次於中國內地。此外,香港長期以來一直是國際風險管理中心,致力開拓林林總總的金融服務,例如發展人民幣業務,以抵禦外圍經濟挑戰及不明朗因素。 許正宇又出席有關香港金融科技發展的圓桌討論,介紹香港蓬勃的金融科技業務,以及政府為建立第三代互聯網完整生態圈所提供的有利經營環境和支持措施,幫助業界茁壯成長。與會者包括從事金融科技業務公司的管理層。 許正宇昨日下午分別會晤家族辦公室伽創資本(Accathon Capital)創始人和管理合夥人朱勇,以及數位摩根大通投資基金客戶,討論環球金融格局下的挑戰與機遇;此外也拜會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黃屏。
內地經濟增長目標將成港最強支撐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撰文表示,中央把今年國家經濟增長目標訂為5%左右,為香港經濟的穩步較快發展,提供最強支撐。 而國家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將為香港創科發展提供更有利環境,也為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和地位,開拓更深更廣的新發展空間。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3月10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過去一周,社會聚焦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兩會」,包括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代表團會議時發表的重要講話,以及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市場從中了解到內地經濟的總基調及對前景的評估,也了解到國家未來發展的方向、重點、措施和指標。這些都對我們推動本港經濟發展的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引作用,以下是幾點初步體會。 第一:「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的經濟總基調。去年我國的生產總值已超過126萬億元人民幣,增長5.2%,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增速位居前列,經濟總體回升向好,在科技創新的突破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等方面也取得重要進展。經考慮實際需要、目標、潛力及支撐條件,中央把今年國家經濟增長目標訂為5%左右。在目前複雜的國際大環境下,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目標,但我相信內地經濟具堅實的基礎和充實的政策空間,加上堅強的領導和上下團結,這個目標是一定可以實現的,這同時將為香港經濟的穩步較快發展,提供最強支撐。 第二:「新質生產力」。習主席去年9月提出要發展新質生產力,而「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更被列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首要任務。這說明了內地將縱深推進高新科技的發展,並且以堅定決心克服各種制約因素和挑戰。這將為香港的創科發展提供更有利的環境,也為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和地位,開拓更深更廣的新發展空間。 「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推動生產力的重大變革,各項生產要素朝數字化和智能化轉變。一些發達經濟體在一些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走在世界的前列;很多國家亦都希望能在這場智能化變革中突圍而出,大幅提升自身的生產力和競爭力。 「新質生產力」就是要充分發揮創新的主導作用,它包含技術的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以及產業的深度升級轉型,它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中央明確指出須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特區政府亦非常努力。承接過去我們在創科方面累計的巨大投入,未來更須因應自身獨特優勢,在重點環節加強推動的力度。具體來說,我們需要(一)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的優化升級;(二)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例如新材料、生命科學等;及(三)深入推進數字經濟的創新發展,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的研發應用。 就以人工智能發展為例,我們正透過頂層政策設計、法規指引、基礎建設、技術研發、培育和吸引人才,以至吸引企業和投資等,全方位推動本港人工智能生態圈的發展。數碼港正全速建設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首階段設施最快於今年內投入服務。剛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就提出撥款30億元、推行為期三年的人工智能資助計劃,資助本地大學、研發機構及企業等運用中心的算力,推動科研突破。 我們亦銳意加速綠色科技及綠色金融方面的發展。以綠色科技為把手的創新,將會更有效利用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等新技術,也將可造就更多新材料、催生更多新標準。從技術專利、參與新標準的制定到人才培訓等,香港都有着良好的制度優勢和基礎。 科技發展需要金融服務的支撐。香港在發展綠色金融方面,更有着領先優勢,在港發行的綠色金融產品種類日趨豐富,除了綠色債券及貸款外,還有不少新產品。證監會的最新數字顯示,獲其認可的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基金超過200隻,按年增加兩成四;管理的相關資產按年增加兩成,規模超過1.3萬億港元。我們正加速推動綠色金融科技、氣候相關披露準則等方面的工作,並致力讓金融服務更好助力綠色科技的發展,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帶來新空間。 數字化已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數據作為新型的關鍵生產要素,能夠結合不同產業領域,賦能企業提升效能和競爭力。數據本身更可以發展成一項產業,創造更大的新商機。我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已提出要構建數據交易生態,並將循着「新質生產力」的指導方向加快推進。特別是我們要因地制宜,在香港「一國兩制」下,充分發揮好我們能同時匯聚內地和國際數據的這項獨特優勢。事實上,高效的數據生態圏已經成為不少企業選擇落戶香港的考慮因素之一。建立機制便利數據交易是這當中的關鍵,而我們已委託專家組研究香港如何在數據交易中發揮超級連接人的角色,以及推動國際數據貿易規則的制定等。我們會致力為香港構建良好的數據交易生態及平台,讓數據發展成爲具強大增長動力的新產業,同時賦能傳統產業升級轉型。 第三:「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中央今年的工作任務,包括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增強國內及國際雙循環的資源聯動效益,也會推動外貿質升量穩。當中包括辦好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數貿會等重大展會,加快國際物流體系建設。這亦將為香港提供龐大機遇,除了讓本地企業有更多機會參與內地的大型展覽和會議外,亦讓香港可因應內地大型會議展期,推出更多相連的活動或國際級會議,除進一步帶動本港會展業發展,也有助吸引更多商務旅客來港,暢旺我們的零售、餐飲以至運輸等行業。 無論是經濟或社會發展,我們必須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穩定安全的環境是一切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提。特區政府正全速推進《基本法》第23條的立法工作,日前已將《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刊憲,同日提交立法會作首讀及二讀,立法會正連日審議有關法案。我們相信早日完成立法,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將更早得到完善,讓香港社會有更安全、更穩定的環境,大家一起集中精力謀發展、拼經濟,實現更安穩美好的生活。
陳茂波:賀歲活動已成香港品牌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新春花車巡遊、煙花匯演等一系列賀歲活動已成為香港的品牌,也為旅客提供甚具本地特色的新年節目。他期望大家在新一年齊心努力拼經濟、謀發展,共同迎來更美好的生活。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月11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甲辰龍年,金龍飛躍!今天是大年初二,祝各位龍馬精神、身體健康、財源廣進、萬事勝意! 每年的新春佳節都是與親友歡聚的重要節日,商場店鋪、大街小巷都洋溢着過年的熱鬧氣氛。我在家中也放置了賀年擺設,包括設計趣致的龍形公仔、咕𠱸,也有小風車和賀年盆栽,全都是日前我逛年宵市場時購買的。今年各區的年宵市場人氣特別旺,乾貨和小吃攤位都熱鬧回歸。當中有不少是中學所設攤位,由學生主理,售賣充滿創意的新產品,主打各種以龍年生肖為主題的公仔和擺設,以及融入了生活元素的文創產品,讓逛年宵市場的朋友有更多選擇。同學們告訴我銷情很理想,充分展示了匯合創意和緊貼市場需求是產品成功銷售的方程式。 節慶盛事當然是讓親友相約歡聚的好機會,同時也是刺激消費的好時點。昨天晚上的新春花車巡遊和匯演,以華麗具特色的花車和多元的藝術表演,為一連串龍年新春盛事打響頭陣,非常精彩。今天晚上亦將有煙花匯演,流光幻彩的煙火,美麗的維港夜景,兩者交相輝映,令人期待。未來兩天還分別有農曆新年賽馬和賀歲盃。這一系列賀歲活動已經舉辦多年,成為了香港的品牌,也為旅客提供了甚具本地特色的新年節目。 希望大家也能在這個長周末假期稍作休息,與親友共度愉快時光。周三2月14日是農曆新年後的首個工作日,也是西方的情人節。在中環皇后像廣場花園將會展出直徑約12米的巨型漂浮紅心,必定成為情人節和元宵佳節的打卡熱點。 新年除了與親友慶祝外,我們也希望更多關懷社會上不同的社群。剛過去的歲晚,我去了觀塘的公共屋邨,探訪了幾戶長者家庭,為他們帶上一些生果、蛋卷和自家製的蘿蔔糕、芋頭糕,大家輕鬆閒話家常、互相祝福,彼此都感到開心溫暖。 此外,我亦到旺角一間非牟利機構營運的安老院舍,探訪院舍內的一些基層獨居長者宿友,為他們送上一些賀年食品和小禮物,並寫了一些揮春,與一眾老友記說說笑笑,相互問候。 每逢佳節,大家都會想起至愛的親朋,都祝願彼此有健康的身體和更好的生活。在新的一年,讓我們彼此間有更多的關懷,社會上有更多的正能量、更開心積極的氛圍,大家一起齊心努力拼經濟、謀發展,共同迎來更美好的生活。
花車巡遊復辦賀新歲
旅遊發展局宣布,下月10日年初一晚上在尖沙咀舉辦國泰新春國際匯演之夜,共9輛花車、13支本地隊伍和16支國際團隊參與,其中國際表演隊伍數目為歷年之冠。 是次活動主題為「龍騰香港賀新歲」,匯演花車也多以龍為題,寓意龍躍在港,新一年喜氣洋洋。 巡遊隊伍會由文化中心廣場出發,沿廣東道、海防道和彌敦道前行,並以香港喜來登酒店外為終點。 設於文化中心、廣東道和彌敦道的觀眾座席門票本月27日起在旅發局九龍旅客諮詢中心發售。 此外,多輛花車下月11日至25日新春期間於尖沙咀市政局百週年紀念花園作公開展覽。
陳茂波晤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代表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在美國三藩市出席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財政部長會議相關活動,與多個參與財長會議的經濟體代表會面,就共同關心的議題交流意見。 早上,陳茂波出席由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主持的財長非正式會議,內容環繞各經濟體的財政政策和相關議題,包括疫後政府財政、借貸比率、債務償還開支等;會上並討論經常開支持續增加下,如何更有效投放資源在能源轉型、科研、教育和基礎建設,以及人口結構變動對財政的影響等。 陳茂波發言時指,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保持制度和區位優勢,財政狀況穩健、金融穩定、政府借貸佔本地生產總值比例低,正利用財政政策推動經濟和重點產業發展;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高增值的籌融資和專業服務平台,能為區内綠色轉型、基礎建設等項目的資金融通、項目管理、風險分散及提升潛在回報提供高效配對。 下午,陳茂波與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和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以及文萊首相府部長兼財政與經濟部第二部長劉光明,就雙邊經濟、金融和社會最新發展交換意見。他們都期待深化彼此的金融和經貿交流合作。